第155章 凉州大马_东晋:我的权臣父亲
阿达小说网 > 东晋:我的权臣父亲 > 第155章 凉州大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5章 凉州大马

  第155章凉州大马

  桓熙急着离开,自然是因为担心关中的局势,而他的担心也并非多余。

  此前苻健曾派遣使者王攸前往凉州,王攸在途经一个敕勒部落时,得知前凉使团也曾经过,是因为桓熙伐凉,正往河东求援。

  王攸回身追赶前凉使团的同时,派遣三名随从快马返回虞国报信。

  正当桓熙在西平郡与吐谷浑使者接触的时候,三人已经从漠南回到了晋阳。

  苻健得知消息,并没有太过震惊,他对近臣说道:

  “此事,我早有预料,所谓陇南叛乱,处处透着蹊跷。

  “如今关西人心归附,以桓熙的才能,怎么可能尽出关中精兵,却到现在都没有平定叛乱。”

  苻健之所以镇定自若,是因为在他的印象里,前凉实力不弱。

  后赵几次进攻前凉,却都以无功而返,桓熙这才出兵几个月的时间,怎么可能轻易夺取张氏基业。

  因此,苻健哪怕知道自己被桓熙施放的烟雾弹拖延了时间,也能坦然接受,并着手调集军队,准备进攻蒲坂。

  直到王攸领着前凉使团来到晋阳,苻健终于知道了具体情况,他震惊地看着前来复命的王攸,不敢置信道:

  “你说什么!张重华已死?!谢艾叛国?!”

  此时的苻健,再也没有了先前的云淡风轻。

  苻健从未料想过年仅二十七岁的张重华会死得这么突然。

  他之所以推测桓熙无法轻易夺取张氏基业,就是建立在张重华未死,而谢艾不可能背叛的情况下。

  如果谢艾真的归附桓熙,桓熙不仅如虎添翼,平添一位帅才,以谢艾在凉州将士之间的威望与号召力,桓熙夺取凉州,也将不再是难事。

  虽然苻健不曾与谢艾交手,但他久在行伍,自然清楚凉州将士们对这样一位常胜将军,会是怎样的拥护。

  王攸确认道:

  “此事千真万确。”

  苻健喝道:

  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谢艾怎么会背叛张氏!”

  自从那首《代福禄伯拟节妇吟》流传开来以后,谢艾的忠贞被世人所推崇,传为一时佳话。

  可无形中也为谢艾背上了人设的包袱。

  哪怕张重华死了,苻健也不相信谢艾会背叛张氏,为桓熙效力。

  毕竟桓熙在诗里将你比作节妇来赞扬,谢艾却在张重华死后,置他的子嗣于不顾,匆忙改嫁桓氏,足以使天下人耻笑。

  面对苻健的质问,王攸解释道:

  “张重华死前曾留下遗嘱,要让谢艾辅政,都督中外军事,但其生母马氏、妻子裴氏因与张重华的庶兄张祚私通,于是在张重华死后矫诏。

  “张祚忌惮谢艾,想要谋害,被桓熙阻拦,使团离开前,谢艾已经归附桓熙,与他在榆中县共同举旗,讨伐张祚。”

  按理说,王攸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,但前凉使团人多口杂,王攸在漠南时,经常与人套话,倒也有人酒后口无遮拦,把前因后果都给抖了出来。

  苻健勃然大怒:

  “愚妇!愚妇!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妇人!

  “张祚眼高手低,着实该死!大敌当前,他们怎么就敢逼反谢艾!”

  苻健气得破口大骂,知道桓熙得了谢艾,这比苻健自己损失一员上将还要难受。

  他在接见过使团,确认此事后,立即出宫往丞相府与苻雄商议,要紧急出兵。

  苻雄也是大惊失色,他无奈叹息道:

  “陛下,时间只怕来不及了。”

  张祚与张重华的母亲、妻子私通,矫诏掌权,本就失了人心,如今面对桓熙与谢艾,又能坚持多久。

  桓熙此前占据金城郡,可以直奔武威,使团千里迢迢从凉州赶来报信,只怕这时候凉州已经易主,桓熙踏上了归途。

  苻健当然清楚这一点,可即便不能进攻关中,也得趁机夺回蒲坂,将桓熙的势力彻底赶出河东!

  虽然正值春耕时节,但苻健还是决定,紧急征调五万将士,南下进攻蒲坂。

  此前桓熙在关陇大肆推广曲辕犁,自然也包括了蒲坂等地。

  曲辕犁的出现,使得关陇地区的耕种方式由二牛三夫向一牛一夫转变,能够节约一牛二夫的劳动力。

  无需怀疑苻健对于关陇情报的重视,当得知关陇地区耕种方式的巨大变化之后,苻健不惜一切代价,终于弄来一些成品进行研究,随即大量仿造。

  继姚襄之后,苻健同样白嫖桓熙的成果,也在自己的领地大力推广曲辕犁。

  因此,哪怕苻健在春耕时节出兵五万,也不会对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。

  可以想见,要不了多久,曲辕犁便会越过太行山脉,传入河北。

  而曲辕犁也注定会有很多的名字,在关陇,它叫桓公犁;在江南,它叫小桓犁;在淮北,它叫姚公犁;在河东,它叫苻氏犁;在河北,也必将被称作慕容犁。

  当然,对于桓熙来说,能让关陇、江南的百姓念着自己的好,就已经是额外的收获,毕竟他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关陇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

  苻健在晋阳征召将士,很快也被桓熙麾下的河东太守沈劲所知晓。

  虽然不知道苻健是要进攻何地,但征召将士进行备战总不会错。

  桓熙在河东留下了五千战兵,沈劲征召他们前来高王城听用。

  欲攻蒲坂,必取高王,只要高王城没有陷落,蒲坂就不会有危险。

  而沈劲的信使也在快马赶往长安,向王猛报信。

  凉州,西平郡,西都县。

  高王攻防战正在酝酿的时候,桓熙也收到了吐谷浑送来的一百斤金银,与五千匹良马。

  桓熙对青海骢抱有极高的期望,但真正见到了实物才知道,吐谷浑送来的根本不是青海骢,而是原产自西平郡与武威郡交界处,通河流域的大通马。

  当然,使者没有欺骗桓熙,大通马也是优良马种。

  大通马耐粗放、耐劳苦,无需精饲,善于翻山越岭,可以作为挽马,拖运重物,也可以用来骑乘,可谓是挽乘兼用。

  唯一的缺点是体格中等,四肢不高,虽然骑乘起来很舒适,但只能作为代步马,而不适合成为战马。

  好在桓熙如今是不缺优质战马的。

  西晋末年,凉州精骑曾经两次救援洛阳,洛阳还有一首童谣流传:

  ‘凉州大马,横行天下。

  ‘凉州鸱苕,寇贼消。

  ‘鸱苕翩翩,怖杀人。’

  所谓鸱苕(chītiáo),意指威猛的鹞鹰。

  凉州大马能有如此威名,吐谷浑也是出了力的。

  慕容吐谷浑在依附张轨期间,引进波斯马种与当地马种进行杂交改良,使得河西地区出现了新的马种,也就是中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。

  因此,河曲马又被称为吐谷浑马。

  河曲马体大协调,骨量充实,筋腱强健,虽然神骏,但性情温驯,正是优质的战马品种。

  而张重华的父亲张骏又征伐龟兹、鄯善等国,降服西域各国,同时将与河曲马并列为三大名马之一西域伊犁马引入了河西。

  伊犁马兼备力量与速度,体格魁伟,具有较强的抗病力,耐粗放,性温驯,与河曲马同属于优质的战马品种。

  如今桓熙收取凉州,得到了前凉所繁育的大量河曲马、伊犁马。

  因此,吐谷浑人为他送来五千匹大通马,倒也能够接受。

  在桓熙的军队里,一名骑兵配置一匹战马,两匹代步马,桓熙对于代步马也有着极大的需求量。

  而大通马骑乘舒适,能够负重,正是桓熙所渴求的优质代步马。

  由于这五千匹大通马已经被阉割,桓熙将它们尽数划为军马,养在河湟谷地。

  桓熙现有枪骑五千,凉州精骑一万,匈奴弓骑八千,总计骑兵二万三千人。

  按照一人三马的配置,也就是需要二万三千匹的战马,四万六千匹的代步马。

  其中,晋军枪骑与凉州精骑的战马以河曲马、伊犁马为主。

  当初桓熙向张重华索要三万匹军马,其中就包含了部分河曲马、伊犁马。

  桓熙将这些优质战马留在北方,而将品相差一些的送去给了桓温。

  毕竟桓温只说要一半的军马,并没有明说非得是优质战马。

  况且那些战马的品相虽然不如河曲马、伊犁马,但相较于桓温军中原有的军马,还是更胜一筹。

  比较起晋军枪骑与凉州精骑的高头大马,匈奴弓骑的战马可就差了许多。

  他们的战马一部分是铁弗匈奴自己培育的马种,一部分来自桓熙在狼山之战从苻雄手中得来的缴获。

  当然,桓熙暂时并没有给匈奴弓骑更换战马的想法。

  优质战马太精贵,需要精心照料,不可能跟匈奴弓骑的战马一样,能够被放养在西套草原。

  再给匈奴弓骑更换河曲马、伊犁马,财政实在负担不起。

  至于代步马,桓熙准备以大通马为主,淘汰军中的劣质马种。

  毕竟大通马作为优质的代步马,又耐粗放,能够有效降低养马的成本。

  虽然不知道吐谷浑人会不会为了王爵,再送五千匹大通马来。

  但大通马原本就是产自武威、西平二郡,桓熙完全有能力将大通马引入军中,作为骑兵的主要代步马。

  昨天码了一万三,凌晨三点才睡,今天又有点事情耽误了,下一章会比较晚,第三章可能拖到凌晨,但我会写完一万字再休息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dtxt.cc。阿达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dtxt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